English

北大开发软磁材料走向生产化

1999-08-18 来源:光明日报 魏国英 我有话说

在深圳一块3万平方米的土地上,6幢七层楼不久将拔地而起,这是北大物理系投入技术,中核集团提供资金,两家携手共建的中国第一家高磁导率铁氧体生产用房。随着10月1日该厂正式投产,日产200万个磁芯投向国内外市场,北大基础研究联姻高科技产业,实现了磁学科研成果产业化。

北大物理系磁学教研室是我国实力雄厚,成果卓著的磁学科研基地之一。他们在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同时,获得了出色的理论突破,在国内外同行中产生较大反响。如何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、变成物质财富,成为该教研室90年代以来关注的新课题。1990年,一位台湾商人拿着国外生产的开关电源上的磁芯来到大陆,然而,从民口到军口,从南到北,他没有找到能生产这种磁芯的厂家。最后,他找到北大物理系。以廖绍彬教授为首的磁学教研室的老师们用了半年的时间,从分析测量这个磁芯的材料、性能入手,终于研制出性能超过该磁芯的产品。

这件事启示他们:生产和市场经常对磁性材料提出新的研究课题,而这些科研方向是在书斋中想象不出来的。新型磁性材料不仅实用,在物理学上也有许多新鲜的内容。于是,他们沿着这条路走下去,开始从事软磁铁氧体材料研究,开发出高磁导率磁性材料等多种产品,其性能指标均居世界先进水平。为了实现产业化,他们在北大物理教学楼设立研制基地,在昌平校区建立中试基地,解决了物理和工艺上的一些关键问题,使产品水平在国内领先,在国际上也处于先进行列。这次,北大中核磁业有限公司采用磁学教研室的技术和工艺投产的磁芯,其磁导率均达到国际水平15000,而目前国内批量生产水平一般在8000以下。据悉,该厂预期2000年底年产值可达1亿元,产品广泛应用于网卡、程控交换机等电讯设备中,市场前景十分看好。

廖绍彬教授介绍说,目前,磁学教研室在杨应昌院士领导下,正在进行另一科研项目的产业化,即70年代末该室在国际上首开的研究方向——稀土富铁永磁材料“钕铁氮”的转化生产。现在已由实验室转入中试,一旦产业化,将开辟中国享有知识产权的新型永磁材料生产之路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